• 冬暖式日光菇棚的建造与改进技术

    菌类知识冬暖式日光菇棚的建造与改进技术

    1. 墙体加厚 将常规大棚墙体厚度24cm加厚到48cm,三面墙体用砖或土墙做成保温墙,建成长60m、宽10m的一面斜坡式日光棚。 2. 增加保温膜 常规大棚棚顶盖一层厚塑料膜,在膜上再盖一层保温毡。保温毡接头处很容易进入冷空气导致大棚内降温,在保温毡上再加盖一层大棚塑料膜,既能增加保温又能防止积雨雪压踏大棚。 3. 建造独立简易内棚 在建好的大棚内,距离第一层大棚膜30-50cm高度...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黑木耳栽培的技术要点

    菌类知识冬季黑木耳栽培的技术要点

    室外栽培黑木耳的工艺流程为:培养材料的制备、混料、套袋、杀菌、转冷、接种菌丝培养、搔菌、催芽、初次采收、采收间歇、二次采收。 一、季节安排和品种选择 我国南北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生产季节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一般来说,菌袋的生产季节是根据黑木耳的最佳耳温和菌丝生长所需的时间来确定的。由于北方农田生产力大,日产能力有限,加之冬季气候寒冷,可提前1-2个月开始生产木耳,并可冷藏待用。...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食用菌大棚怎么升温

    菌类知识冬季食用菌大棚怎么升温

    1. 采用火墙加热。即在菇棚内建火墙,采用砖垒或采用管道,炉子建在菇棚后面或两侧,通过外面生火把热量传到火墙,间接给菇棚升温。 2. 通过热蒸汽、塑料管直接给菇棚加热。这种方法要求有蒸汽锅炉,产生的热蒸汽先通过地下钢管传送到菇棚边缘;进棚以后,在钢管顶端接直径10厘米左右的、耐高温的聚丙烯塑料软管道,长长的塑料管道沿菇棚内后墙边缘东西向摆放,最顶端自然开放。由于最后有冷凝水,可把冷凝水收集起来...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菌棒补水及菇棚空气相对湿度管理要点

    菌类知识冬季菌棒补水及菇棚空气相对湿度管理要点

    食用菌湿度一般包括两层含义:培养料或菌棒的含水量及菇棚空气相对湿度。 一、菌棒补水。一般袋栽食用菌经发菌或出1-2潮菇以后,菌棒失水较多,这时就需要补水。常用措施就是用注水针刺入菌棒内,借助水泵的压力使菌棒在短时间内吸足水分。但要注意三点,一是补水前应对菇棚大通风,同时提高菇棚温度,使菌棒菌丝恢复生长活力;二是补水温度尽可能与菌棒内部温度一致...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羊肚菌栽培风险管理建议

    菌类知识冬季羊肚菌栽培风险管理建议

    1. 做好预防大棚坍塌工作。 针对冬季常见的雨夹雪天气,各种植户要时刻关注本地天气,提前做好大棚内侧顶杆的架设工作,在大棚上积雪过多时及时采取人工刮除、机械吹落等措施,以保证大棚能抵抗雪压,为羊肚菌提供适宜生长环境。 2. 做好预防水涝工作。 种植户要保证田间排水渠的通畅,避免造成水涝灾害。 3. 做好保温保湿工作。 建议种植户搭建小拱棚或覆盖地膜以更好地保持厢面温度和湿度...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种植平菇要注意什么

    菌类知识冬季种植平菇要注意什么

    1. 光照 光照既是冬季增温的重要方式,又是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途径。光照时间应根据栽种室温度和天气情况来决定,如栽种室保温性好,夜间温度在5℃以上时,就要尽可能地延长光照时间,棚室可早点揭开草苫透光,保证棚膜清晰度,适当晚盖遮盖物等,若栽种室温度低,保温性差,则应缩短白天的光照时间。若是晴天,栽种室温度在5℃以下,可盖膜接受阳光照射,这样既可增温,又可增加光照时间。...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温室食用菌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

    菌类知识冬季温室食用菌常见的病害防治技术

    1. 石膏状霉菌 石膏状霉菌在培养料后不久便在料面上出现,尤其在床面湿润、通风不良时会严重发生。初显时为一白色霉状斑块,然后斑块变黄转褐,最后在斑块处出现恰似砂粒的粒状物,具恶臭。 防治方法: ① 要使用发酵良好的培养料; ② 加强菇房的通风换气; ③ 出现杂菌时,先撒上一层石灰粉,然后把受害的培养料或泥粒搬掉,补上新料或新土粒。 2. 胡桃肉状霉菌 此霉菌也被称为“菇瘟”,有一种难闻的漂白粉味...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栽培食用菌 预防虫害有门道

    菌类知识冬季栽培食用菌 预防虫害有门道

    由于原料中有活虫或虫卵,所以不要直接进行生料播种,起码要发酵处理后再用,最好采取熟料栽培或用于制种。严格检查菌种是否带虫,对购进的菌种在转接前应仔细检查,防止出现带虫接种现象。菇棚通风口及进出口等封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在通风口及进出口撒石灰隔离带,以防爬虫类害虫进入。 拌料时加入辛硫磷等药物,用量一般为每1000公斤干料用药100毫升左右,生料栽培时随拌料加入即可...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怎么预防食用菌虫害

    菌类知识冬季怎么预防食用菌虫害

    1. 基料堆酵阶段:首先,使用防虫网来预防虫类近料产卵是经济有效、方法简便的上佳措施,同时又有效解决了药物残留问题。其次,经常喷洒高效、低残药物于料表驱避虫类,但使用浓度应低,喷洒量要少,以免产生药残。再次,有条件时尽量采用熟料栽培法,在防虫的同时又兼灭杂菌、病菌,一举多得。最后,在双孢菇、姬松茸菇类栽培时,推广应用二次发酵技术,高达60℃以上的温度,持续2天左右,将使虫类包括卵...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平菇管理原则及措施

    菌类知识冬季平菇管理原则及措施

    一、温度管理 温度控制在8-15℃之间,不能低于5℃。通过揭盖草帘、通风、升温等措施来保证温度。 1. 原理 现蕾前若棚温过低或温差过小,则菇蕾很难形成;现蕾后棚温过低,则子实体基本停长,长期保持菜花状而不分化,或即使分化,菇片上也会长满白色的小刺或菇上长菇形成畸形菇,商品价值降低。因而在管理上,菇蕾形成前后宜以太阳光能为主要增温方式,必要时用火炉维护棚温在5℃以上,以利于保温并拉大温差...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平菇栽培水分控制要点

    菌类知识冬季平菇栽培水分控制要点

    冬季气温低,棚内地面及培养料表面的蒸发量少,菌丝体在低温条件下呼吸量大大降低,消耗的水分相应减少,加之菇棚在管理上以保温为主,经常闭棚,棚内水汽难以散发至棚外,水分控制要注意三个要点: 一是培养料的基质含水量应控制在60%以内,料水比应控制在1∶1.3左右,同时应添加克霉灵等杀菌剂。 二是菇棚喷水不可过多,宜用50℃左右的温水在棚内喷雾,使菇棚或菇房的相对湿度达到85%~90%。对于空间较大...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平菇催菇技术

    菌类知识冬季平菇催菇技术

    在栽培过程中采用催菇技术,平菇出菇才能整齐、一致,出菇快、产量高,同时可以缩短生长期。否则催菇不及时,平菇菌丝徒长会形成新的菌膜,消耗培养料的养分,降低平菇产量。所以,平菇菌丝长满袋或养菌后一定要采取催菇措施,提高平菇产量,而且在平菇市场价格高时快速出菇,能提高平菇栽培户的经济效益。 第一种方法是搔菌(惊蕈)刺激出菇。平菇菌丝长满菌袋后...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如何做好出菇期管理

    菌类知识冬季如何做好出菇期管理

    1. 清洁环境 保持生产环境的清洁是搞好食用菌生产的前提,菌棒转入出菇场所时,要先对场所、栽培架或地面进行消毒,每日农事操作后进行清洁处理。处理好栽培环境能很大程度上预防病害发生或菌棒的污染,从而提高食用菌的商品性。 2. 保持温度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要低于菌丝培养温度,且有适宜的子实体形成温度范围,生产上要尽量利用可调控手段以达到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平菇...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冬季大棚平菇栽培技术

    菌类知识冬季大棚平菇栽培技术

    一、发菌管理 把接好菌种的菌袋搬到发菌棚中,码井字形垛,高不超过4层。垛与垛之间留60-70厘米宽的人行道,便于操作,又能通风散热。在料袋间插温度计,发菌温度控制在20℃-25℃,每天通风2-3次,每次通风30分钟,湿度控制在60%以内。 二、出菇管理 一般菌丝30天左右即可长满菌袋,当大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体已经成熟,这时就可以进入出菇管理。首先对菇棚消毒,然后将菌袋墙式堆放...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
  • 冀南地区玉米芯高产高效栽培双孢菇技术

    菌类知识冀南地区玉米芯高产高效栽培双孢菇技术

    双孢菇又称白蘑菇、口蘑、洋蘑菇等,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伞菌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的种类丰富,味道鲜美,备受青睐,在冀南地区栽培较为广泛。玉米芯有机质含量为91.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1.8%,C/N为88/1,是理想的食用菌栽培原料,冀南地区多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取料方便,成本低,又解决了玉米芯无处堆放、处置难的问题...

    2024-12-20 0次

    阅读更多